发布日期:2025-05-22 17:07 点击次数:81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脑干出血微创清除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脑干出血患者。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脑干出血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n49 岁的杨先生因长期有高血压且未规律监测血压、规范用药,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模糊、肢体无法动弹。家属迅速将他送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经急诊检查,CT结果显示患者脑干出血。次日复查,出血量进一步增多,意识障碍愈发严重,还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按照传统保守治疗,杨先生极有可能面临呼吸、循环衰竭的严重后果。
\n在详细评估病情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神经外科覃川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定位技术进行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术前,团队依据患者的影像资料,借助睿米机器人神经导航系统,精心规划手术路径,精准确定穿刺点、靶点以及穿刺深度。
\n

手术过程中,团队采用“天地通”术式,凭借精湛医术与机器人精准辅助,实现了穿刺“一针见血”,误差严格控制在0.3mm以内,成功抽出血肿约5ml。术后复查头部CT 显示,血肿绝大部分已被清除。经过亚低温治疗、神经保护以及系统的阶梯式康复训练,杨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转,从中度昏迷恢复自主呼吸,意识逐渐清晰,肢体也能配合活动。
\n近年来,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紧跟医学前沿,不断更新手术理念,将“微创化”作为核心追求。科室引进先进的国产神经外科机器人——神经导航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术前可制定详细手术计划,设计最佳穿刺点与手术入路;术中能实现精确定位与实时导航,确保穿刺针精准抵达靶点中心,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最大程度避免盲目穿刺可能引发的颅脑创伤。
\n覃川特别提醒,脑干作为人体的生命中枢,其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预后往往不理想。脑干出血的手术指征为血肿体积大于等于5ml,且家属需有强烈手术意愿。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随时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脑血管意外发生。(资讯)
\n(文/周照凯)
\n原标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机器人辅助精准施术:脑干出血患者重获生机